2025年11月24日 星期一

官方微信

电研院动态首页>新闻资讯 > 电研院动态

“北部新源•智慧湾区行”成功举办,共探新型储能创新路径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5-11-24 10:54:58  【打印此页】  【关闭

  11月21日,松山湖北部片区党委联合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下称“电研院”)成功举办“北部新源•智慧湾区行”新型储能专场活动。东莞市科技局、松山湖北部片区党委、电研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以及相关企业、科研机构及投资机构近40名代表共同参与。

  参访团一行先后参访了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香港中华煤气集团创新应用中心以及东莞市新型储能中试平台,围绕新型储能领域的前沿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image.png

  合影

  走进科研高地,聚焦高校创新成果

  参访团一行首先来到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参观了科技展厅、智能装备与系统实验室等。在座谈会上,高等研究院院长助理杨苏松详细介绍了研究院的建设背景、发展路径以及在人才引育、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成果。先进光声研究中心、人工智能工业创新研究中心、稀土新材料与元器件创新中心等多个团队现场展示了一系列具有产业化潜力的科研成果与产学研合作案例,希望借此机会与松山湖及东莞地区的新型储能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

  电研院院长助理母国才表示:“我们带着明确的技术需求而来,希望通过联动东莞与深圳两地的研究院资源,结合丰富的产业应用场景,探索更多合作可能性。”他强调,新型储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亟需通过跨区域、跨领域的协同创新,推动技术落地与产业升级。

  松山湖北部片区党委副组长张健对本次活动的成效和意义表示肯定,并指出:“此次活动为片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搭建了高效的交流平台。希望未来能在产学研合作、人才等方面实现深度联动,共同助力北部片区储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image.pngimage.png
参观实验室座谈交流

  走进港华新能源,洞见技术应用新场景

  下午,参访团一行先后走进香港中华煤气集团创新应用中心(港华新能源),深入了解香港中华煤气集团的业务布局,并重点考察学习了光伏智能关断器、能量路由器、新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件、水系锌离子电池等一系列创新科研产品。近零碳公建、低碳工厂及近零碳商业示范项目的实践案例,全面展现了新能源技术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潜力与发展前景。

  在自由交流环节,与会代表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多家企业与机构在技术对接、项目合作等方面表达了明确意向,为后续实质性合作的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image.pngimage.png
参观香港中华煤气集团创新应用中心合影

  探访中试平台,见证技术转化实效

  2024年初,电研院发起成立东莞市新型储能创新联合体,旨在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研发力量集合起来,攻克新型储能电池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为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电研院联合其持股孵化企业——广东东电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了东莞市新型储能中试平台,并落地松山湖,系统开展从前端材料中试开发、储能电池产品中试研发到储能系统中试验证等一系列关键工序。

  在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参访团实地参观了3米法、5米法和10米法等中试实验室。据介绍,平台累计服务新能源领域企业超过100家。其中,新能达旗下多款工商储能、家庭储能及不间断电源新产品已依托平台完成中试验证,部分产品成功实现规模化量产,充分展现了平台在推动技术成果转化方面的支撑作用。

image.png

  合影

  本次活动搭建了高效的沟通桥梁,旨在通过深化校企交流合作,共同探索破解企业研发瓶颈的新途径。下来,电研院将组织学院相关专家团队与企业深入交流,为企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切实帮企业解决技术瓶颈,将产学研合作落到实处。

  “北部新源•智慧湾区行”是松山湖北部片区党委的核心产业服务品牌活动之一,致力于引领园区企业深入探索并学习行业先锋的先进经验,链接和导入各领域、各行业专业资源。至此,本年度的“北部新源•智慧湾区行”系列活动已圆满落幕,但它所激发的创新活力与合作动能将持续涌动。展望未来,电研院将携手各级政府及各界伙伴,深化构建“技术-产业-资本”高效融合的创新生态圈,从产业、科技、金融、人才等多个维度为企业赋能。

  


Copyright 2017 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部二路17号 粤ICP备19147591号

官方微信

地址定位